[红楼]板儿的科举之路_[红楼]板儿的科举之路 第52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[红楼]板儿的科举之路 第52节 (第1/4页)

    ??诗社过后没几日,便到了乡试之日。

    ??因为乡试是在京城,跟府试院试是一个地方,贾政被点了学差,往外地公干去了,却还是来信,嘱咐王夫人收拾好院子,叫王玥住下。

    ??不提王狗儿又是如何感谢贾政,一大早,天还未亮,父子二人便又相偕着往贡院而去。

    ??又是一番搜捡,方才入得考房,一进门,王玥上下打量了一下考房中的情况,见一切还好,稍稍收拾一下,倒头便睡。

    ??过了一个多时辰,便听到外边传来敲锣声,王玥一下子被惊醒了,拿凉水洗了洗脸,清醒过后,便端端正正的坐在窗口处,拿起笔准备记录考题。

    ??第一题题目是君子有大道,不难,原句是君子有大道

    ??,必忠信以得之,骄泰以失之,出自于《礼记·大学》,意思是君子所有的高尚品德,一定要忠诚踏实才可以获得,骄纵放肆便会失去。

    ??也就是说只有具备忠诚踏实的态度,才会使自己的品德高尚起来,盛气凌人、骄纵放肆只能失去高尚品德。

    ??这是送分题,无非是考生引述先贤之句,再表达一下自己的决心,自己将要如何践行圣人之言,空大假,无非如是。

    ??第二题只四个字,执其两端,如果对经文不熟怕是要懵圈,但如果对经文熟悉,就会觉得很简单。

    ??这是出自于《中庸》里的一句话,原文是子曰:“舜其大知也与!舜好问而好察迩言,隐恶而扬善,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.其斯以为舜乎!”

    ??这话重点在于中间两句,意思是舜喜欢向人问问题,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。隐藏人家的坏处,宣扬人家的好处,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,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。

    ??不过这只是表面意思,还有深刻的内涵,说的是既不偏不倚、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。

    ??第三题同样也是四个字,遂事不谏,王玥一眼看到它就反应出来它的出处,出自于《论语·八佾篇》

    ??原文是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意思是凡事已成定局,就不必说了。已近完结的事情,就没必要再去匡正,挽回。过去的事情,就没必要再去追究它的得失与责任了。

    ??很有哲理的一句话,同样也很简单,后面的就越发难了。

    ??第一场是四书五经题和诗赋,因为要考三天,所以题目很多,一共有十五道题,前十二道是四书五经题,后面两道诗文题,一道诗赋题。

    ??看着很少,但除了诗文题,每道题都等于是五百字的小作文,既不能审错题,又要符合先贤之言,还要有文采,三者缺一不可,所以看似简单的考试几乎将大半读书人挡在门外。

    ??……

    ??“上长长而民兴弟,这不是大学里的吗,我记得是原句是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,上老老而民兴孝,上长长而民兴弟,上恤孤而民不倍啊!”

    ??王玥在心里嘀咕着,手里却不慢,他一边写一边回忆着课堂上老师讲的关于这句话的含义,也很简单,说的是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,就是国君敬重老人,人民就会崇尚孝道;国君尊敬长者,人民就会崇尚恭顺;国君怜抚孤儿,人民就不会背弃。

    ??其实就是讲国君在治理天下中的作用,又是一道赞扬国君、拍马屁的题目,王玥迅速的回忆起记忆里一篇拍马屁的文章,很快就选定了一篇。

    ??然后便将目光转移到了最后三道诗文题上,一道菊花诗,王玥想了想,化用了林黛玉的那首《咏菊》,另一道《孤雁》,王玥想了想,总算憋出了一首。

    ??而最后一道,便是王玥觉得最难下手的诗赋题了。

    ??“秋声赋,这可不简单啊!”王玥一边记下题目,一边低声感叹,前面的的四书五经题还好,对于王玥来说没什么难度,可是诗赋题就让他觉得难以下手了。

    ??《秋声赋》原作者是欧阳修,这是他于嘉佑四年所做的题目,当时欧阳修五十三岁,虽身居高位,然有感于宦海沉浮,改革艰难,故心情苦闷,乃以“悲秋”为题,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。

    ??所以秋声秋声,写的可不是真的秋声,而是改革!

    ??这就难了!

    ??这回来的主考官大家事先都打听过,高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